台積電中性網格的策略計劃
1. 策略目標
價格區間:設定台積電的價格區間為 800 元到 1200 元。
網格間距:每 20 元 設置一個網格。
交易邏輯:
當價格上漲到某個網格時,賣出一部分持倉。
當價格下跌到某個網格時,買入一部分持倉。
中性策略:確保買入和賣出的金額大致相等,保持資金的平衡。
2. 策略解說
(1) 網格設置
在 800 元到 1200 元 之間,每 20 元 設置一個網格。
網格價格點為:800, 820, 840, ..., 1200。
(2) 初始資金分配
將資金分為兩部分:
現金:用於買入股票。
持倉:用於賣出股票。
(3) 交易邏輯
買入條件:
當價格下跌到某個網格時,使用現金買入股票。
買入金額為固定值(例如每次買入 1 萬元)。
賣出條件:
當價格上漲到某個網格時,賣出部分持倉。
賣出金額為固定值(例如每次賣出 1 萬元)。
(4) 中性策略
確保買入和賣出的金額大致相等,保持資金的平衡。
例如,每次買入和賣出的金額都為 1 萬元。
台積電中性網格交易策略 在不同情境下的變化。假設台積電的價格在 800 元到 1200 元 之間波動,每 20 元 設置一個網格,每次交易金額為 1 萬元。
1. 初始狀態
價格:800 元
現金:100 萬元
持倉:0 股
2. 情境 1:價格上漲
(1) 價格從 800 元上漲到 820 元
800 元:
觸發買入條件,買入 1 萬元。
買入股數: 股。
現金:100 萬元 - 1 萬元 = 99 萬元。
持倉:0 + 12.5 = 12.5 股。
820 元:
觸發賣出條件,賣出 1 萬元。
賣出股數: 股。
現金:99 萬元 + 1 萬元 = 100 萬元。
持倉:12.5 - 12.195 ≈ 0.305 股。
(2) 價格從 820 元上漲到 840 元
840 元:
觸發賣出條件,賣出 1 萬元。
賣出股數: 股。
現金:100 萬元 + 1 萬元 = 101 萬元。
持倉:0.305 - 11.905 ≈ -11.6 股(持倉不足,無法賣出)。
3. 情境 2:價格下跌
(1) 價格從 840 元下跌到 820 元
820 元:
觸發買入條件,買入 1 萬元。
買入股數: 股。
現金:101 萬元 - 1 萬元 = 100 萬元。
持倉:-11.6 + 12.195 ≈ 0.595 股。
(2) 價格從 820 元下跌到 800 元
800 元:
觸發買入條件,買入 1 萬元。
買入股數: 股。
現金:100 萬元 - 1 萬元 = 99 萬元。
持倉:0.595 + 12.5 ≈ 13.095 股。
4. 情境 3:價格震盪
(1) 價格從 800 元震盪到 820 元,再回到 800 元
800 元:
觸發買入條件,買入 1 萬元。
買入股數: 股。
現金:99 萬元 - 1 萬元 = 98 萬元。
持倉:13.095 + 12.5 ≈ 25.595 股。
820 元:
觸發賣出條件,賣出 1 萬元。
賣出股數: 股。
現金:98 萬元 + 1 萬元 = 99 萬元。
持倉:25.595 - 12.195 ≈ 13.4 股。
800 元:
觸發買入條件,買入 1 萬元。
買入股數: 股。
現金:99 萬元 - 1 萬元 = 98 萬元。
持倉:13.4 + 12.5 ≈ 25.9 股。
5. 情境 4:價格突破區間
(1) 價格從 800 元上漲到 1200 元
800 元:
觸發買入條件,買入 1 萬元。
買入股數: 股。
現金:98 萬元 - 1 萬元 = 97 萬元。
持倉:25.9 + 12.5 ≈ 38.4 股。
820 元:
觸發賣出條件,賣出 1 萬元。
賣出股數: 股。
現金:97 萬元 + 1 萬元 = 98 萬元。
持倉:38.4 - 12.195 ≈ 26.205 股。
840 元:
觸發賣出條件,賣出 1 萬元。
賣出股數: 股。
現金:98 萬元 + 1 萬元 = 99 萬元。
持倉:26.205 - 11.905 ≈ 14.3 股。
...(依此類推,直到 1200 元)
1200 元:
觸發賣出條件,賣出 1 萬元。
賣出股數: 股。
現金:99 萬元 + 1 萬元 = 100 萬元。
持倉:14.3 - 8.333 ≈ 5.967 股。
6. 總結
通過模擬不同情境,我們可以看到:
價格上漲:策略會逐步賣出持倉,獲取利潤。
價格下跌:策略會逐步買入持倉,降低成本。
價格震盪:策略會在區間內低買高賣,累積利潤。
價格突破區間:策略會在突破後逐步賣出持倉,鎖定利潤。
這個中性網格交易策略在價格波動時表現良好,但在單邊行情(如價格持續上漲或下跌)時,可能會出現持倉不足或資金不足的情況。因此,實際應用時需要結合風險管理和資金管理來優化策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